水来了!能不能接得住?会不会重启棚改?
顶着老韭菜的一片骂声,央妈终于对LPR动手了。
早上9:15,意外惊喜,央行宣布5年期LPR,从4.6%降至4.45%,降息15个基点。
算上周末的“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减20个基点”,目前房贷利率最低可做到4.25%了。
4.25%,这几乎是历史最低的房贷利率了,比: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;
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;
2008年次贷危机;
2020年疫情全球爆发;
都要低。
妈妈突然对你很好,幸福真的来敲门?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。
但,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,今天地产股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市场这个强烈的情绪。
资本总是敏感而多疑。👉 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!房贷史诗级降息,地产股却暴跌
事实上,近期国家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,形势并不乐观。
4月消费同比-11.1%,前值-3.5%,社会消费欲望进一步降低;
4月投资同比-10.07%,前值-2.39%,市场投资预期持续衰弱;
4月失业率6.1%,前值5.8%,就业问题进一步严峻;
4月社融同比增速10.2%,已经跌破近3年平均线,社融躺平,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。
当我们将这些数据再拆分来看时,竟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:
救地产,才能救经济,房地产已经成为拖累影响经济回暖的主要因素。
|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2021年上半年,靠着出口和地产投资为经济造血;下半年地产趴下,只剩出口在苦苦支撑。
2022年上半年,国际局势日益紧张、地缘冲突加剧、疫情反复,消费和出口也撑不下去了,而经济增长的引擎——地产更是崩溃式下滑。
对症下药的逻辑下,为了稳住经济,也只能从最糟糕的楼市开始救赎。
不过,现在我们面临着另外更重要的问题:
楼市好转的核心,在于购买力,在于对未来经济和收入有良好的预期。
没有足够购买力的市场,是无根之萍。
|图源:视觉中国(已获得授权)
但是,只要调控+降息就能够催生购买力吗?
这两天,阿里传出裁员,腾讯传出几乎裁撤整个体育部门...
放水是当下的趋势,但还需要有人接得住才行。
之前我们说过,市面上的钱其实已经足有充裕,只不过裁员大潮下刚需是真没钱,改善客不敢贷款,投资客预期看衰,导致这些钱一直躺在银行里,花不出去...
当务之急,修复信心才是重中之重。
救市已经刻不容缓的时刻。
所以,在本周国常会上,总理提出“新举措能用尽用,5月能出尽出”。
不过,怎么救?成了一块心病。
楼市缺乏购买力,会不会重启新一轮棚改旧改?
2015年那一波救市,除了降准降息,还有一个特征,那就是涨价去库存。
市场没有购买力,那就制造购买力。
也就是在这一年,全国实施棚改三年计划,即从2015年到2017年,各地供给要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。
大规模拆旧建新,货币化安置,导致很多当地土著手上突然多了一笔钱,而这笔钱绝大多数都涌入了当地楼市。
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看到了,二三线城市房价猛涨。
和面,水少了,就加水;面粉少了,就加面粉。
如果重新启动新一轮棚改货币化,依我看,效果并不大。
首先,2015-2018年,三四线城市积压的库存到现在都没办法消化;
其次,会进一步刺激房企债务泡沫。
全面降低融资门槛,刺激房企拿地开发建设,但资本逐利的本性只会让热钱再次流入股市和楼市,制造更大的泡沫。
上一轮加杠杆的开发商们,现在都还躺在ICU呢。
再放开新一轮棚改,无疑是饮鸩止渴。
至于很多人都在问,包括广州、深圳、上海等一线城市,为什么还没有放开调控限购。
最核心的是,一线城市不缺购买力+市场比较坚挺,所以让四线、三线、二线先松绑接客,让整体市场供需平衡起来,不要两极分化太严重。
要不然,大家都往广州、深圳、北京挤,不是撑死就是饿死,那还得了。
楼市调控,一线城市先加码,打个样;楼市放松,一线城市负责断后,收尾。
核心就是想让市场平稳发展,房价处于一个合理的涨幅空间,毕竟大起大落很伤身。
楼市调控,关键在房贷。
而钱、人、地、开发商四大要素都要松绑,才能活起来。
现在央妈已经活跃在市场上,来回定调了,而不少城市也放开落户门槛;
土地市场,广州会在第二批集中供地中,据说会让利开发商,土地价格溢价率达15%,就直接进入摇号环节。
此前,摇号之前还是需要竞自持面积,开发商不能卖,只能自持,这无疑中增加开发商拿地成本。
至于民企,美的、龙湖、碧桂园等优质企业可以发债了...
我们可以预见,后续政策应该还有宽松空间,惊喜还会有。
“惊喜管够,在希望的田野上,楼市,你到是赶紧给我起来呀!”